2018年1月4日,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BEBC)第二届学术年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308报告厅如期举行。会议为期一整天,分为特邀嘉宾报告与总结报告两个环节, 四位特邀嘉及宾BEBC的全体老师和学生出席参加。
早上8点30,会议准时开始。中心主任卢天健教授以幽默诙谐的“科研的压力与动力也是力”为开场白引入对“生物力学”的背景介绍并宣布会议开始。随后四位特邀报告嘉宾在张晓慧老师的主持下对各自课题研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与分享。

聂勇战教授以题为“CAR-T 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挑战与探索”的报告,对CAR-T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肿瘤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讲解了PD-1/PD-L1通路对肿瘤产生特异性识别的原理。
吕毅教授以题为“声光电磁医学创新应用——兼谈医工结合点的寻找”的报告,对超声、激光以及电磁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做了全面介绍,并针对腹部外科手术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详细总结了磁技术在临床中的多种新颖用途。

杨倩教授围绕miRNA,以题为“Microprocessor in Stress Response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的报告,对miRNA对神经退行性疾病(PD、AD)的调控机理,尤其是过程中酶Drosha对调控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在工作中建立了动物模型,期望最终实现相遇药物的研发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孔光耀教授的报告“Pathogenesi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s of juvenile/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围绕白血病的病因及分型展开,展示了该团队工作的在MEK/JAK联合用药、野生型基因Kras的缺失对白血病的影响、Notch通路如何抑制髓系白血病及P53与Nras通路配合诱导慢性白血病向急性白血病的转变等四方面的研究成果。

随后,中心主任徐峰教授“BEBC的过去、现在、未来”为题作报告。他从自身的经历讲起,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科研历程。“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学生除了清楚现在中心的各个研究方向,还能知道我们的历史,知道BEBC是怎么来的。”之后,他详细地介绍了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人员和研究成果,并和大家一起回顾了2017年BEBC的重要事件。最后,徐老师表示,在国家“三个面向”的大方向下,我们要多多思考,“用工科思想解决生物问题,并从‘collaboration、innovation、translation’的理念下从不同领域去寻求合作”,最终达到积极正面地影响这个世界。

下午的报告由中心博士生刘灏主持,黄国友副教授与李菲副教授分别就中心的两大研究方向——“细胞微环境”与“即时诊断技术”进行了总结报告。

黄国友老师从中庸的角度引入,从细胞微环境的概念着手,介绍了中心基于细胞力学微环境的组成、特征 (差异性、粘弹性、非线性、空间非均匀性和时间变化特性)开展的对细胞外基质的调控及细胞如何响应的系列工作与成果。最后以“To understand how and help cells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for benefitting human health”总结该方向的研究意义与终极目标。

李菲老师从即时诊断(POC,Point-of-Care)小组的研究方向、成员介绍与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展示。中心基于试纸的微流控芯片,通过提高灵敏度、促进集成化、改进结果读取等方式, 实现对健康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有效、迅速、低成本检测。

最后,徐峰教授祝福中心每一位成员放飞梦想,勇于开拓,开创属于2018年的更多精彩。BEBC学术年会是为了促进中心成员在学术、科研生活等方面的交流的总结性年会,每年举办一次,以便加强中心与临床紧密合作、促进成员对中心各个研究方向的深入了解与认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BEBC继续蒸蒸日上,不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