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上午,应中心徐峰教授邀请,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孙国星来访,并在生命学院作了题为“多学科交叉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生命学院308会议室举行,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的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孙老师依据自身的研究和工作经历,介绍了如何将化学、高分子科学、结晶学、表面和界面科学以及纳米技术等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各种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中。报告的最后,孙老师与中心师生进行了热情互动,细致耐心地回答了多个问题,参加报告的师生均受益匪浅。
报告结束后,孙老师参观了中心的实验室。
报告人介绍:
孙国星,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博士。澳门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15年1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于江苏食品学院、北京好未来教育集团任教3年,于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任研发工程师2年。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结晶,水泥基复合材料,高分子类混凝土外加剂,水泥水化制取纳米粒子增强高分子水凝胶等。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第一及主要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5项,作为首席研究员完成香港创新科技基金1项(275万港币)。首创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制取超分散纳米球粒(直径<5 nm)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制备超弹性纳米复合水凝胶(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首次采用纳米技术发明可稳定存在半年以上的低成本、超稳定泡沫,并应用于制备低密度、高强度、耐火绝热的泡沫混凝土、泡沫石膏、泡沫地聚合物等节能建筑材料。注重成果转化,目前已与1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