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中文
-
English
网站首页
中心简介
成员组成
中心文化
仪器设备
科研环境
中心新闻
最新资讯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研究方向
组织工程
即时诊断
生物力学
研究成员
中心主任
骨干教师
客座教授
主要合作者
访问学者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本科生
已毕业学生
科研生活秀
研究成果
专著
期刊论文
专利
编辑专刊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科普专栏
中心新闻 NEWS
最新资讯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最新资讯 New
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所党支部
【转载】BEBC团队/唐本忠院
【转载】BEBC团队在三合一微
BEBC徐峰教授入选首届“卓越
BEBC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物医
BEBC研究人员在创面力学修复
毕业快乐│前程似锦,乘风破
BEBC党支部召开6月组织生活
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件:bebc@mail.xjtu.edu.cn
邮编:710049
网站:
bebc.xjtu.edu.cn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新闻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心获批四项自然科学基金
2016-08-20 19:30:29 点击: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资助的项目名单。我中心共有四位老师获得资助,在此表示祝贺,具体资助项目为:
冯上升,获批面上项目一项,项目名称为“检测试纸多孔介质内复杂流动输运机理及调控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心的研究方向“即时诊断技术”展开。目前国内外关于检测试纸流动输运机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提升和优化检测试纸性能主要依靠经验和试探方法, 机理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已成为制约纸基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该研究现状,本项目从多孔介质输运的角度,研究检测试纸内诸如对流、扩散、反应等复杂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试纸检测性能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靳国瑞,获批青年项目一项,项目名称为“基于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在体干细胞-支架双示踪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心的研究方向“细胞微环境”展开。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丧失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 通过构建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物支架对干细胞增殖、分化进行调节促进组织再生,为修复 缺损组织器官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移植后支架在体内的降解规律及体内干细胞与支架 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限制干细胞-支架复合物的临床应用。因此,示踪干细胞-支 架的复合物,从而揭示其移植后的命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双示踪技术可同时准确 定位两个被标记物,并获得二者在体内的滞留、分布等信息的特点,本课题拟利用发射波 长可区分的两种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实现对干细胞-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复合物在小 鼠皮肤再生模型中的长期双示踪,揭示纳米纤维支架在体内的降解及结构变化规律,明确 干细胞与纳米纤维支架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关系,阐明干细胞-支架复合物在促进皮肤再生 中的机理。为干细胞-支架复合物在缺损组织器官修复与功能重建中可靠、安全、有效的 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靳国瑞博士2015年加入中心,长期从事细胞及生物材料示踪及基于荧光纳米粒子的癌症诊疗的研究。
黄国友,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三维基质硬化和软化对心肌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心的研究方向“细胞力学微环境”展开。心肌纤维化的预防和逆转是心血管病主要防治目标之一,而心肌肌成纤维细胞(MyoFB)表型调控是预防和逆转心肌纤维化的研究热点。基质硬度是影响心肌MyoFB表型转化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三维微环境下基质硬化和软化对心肌MyoFB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不清楚。黄国友博士结合其前期在体外组织模型构建及三维细胞力学微环境调控方面的研究基础,通过制备可变化基质硬度的胶原–海藻酸盐复合水凝胶,研究三维微环境下基质硬化和软化对心肌MyoFB表型转化的影响规律,阐明三维微环境下基质硬度变化影响心肌MyoFB表型转化的关键信号通路,揭示其作用机制。该项目研究将为心肌纤维化的预防和逆转以及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黄国友博士长期致力于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和体外组织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内的多项课题。
杨清振,获批青年项目一项,项目名称为“基于扫描式电填充的空间变刚度微柱阵列生物模板成形机理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心的研究方向“细胞力学微环境”展开。之前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的刚度特性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迁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如何构建刚度可控的细胞外基质,特别是刚度定点可控的非均匀基质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为此,杨清振博士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扫描式电填充的新技术,采用空间时序电场驱动液态聚合物来成形微柱阵列,通过调控电压值可实现单根微柱高度的精确调控,进而改变基质的刚度。本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有望为细胞力学微环境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平台。杨清振博士长期从事微纳加工技术的研究,2014年加入BEBC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微纳器件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对上述获得资助的老师,再次表示衷心的祝贺,也期待BEBC的师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资助项目。
上一篇:
中心博士后杨春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篇:
三星电子代表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