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陕西日报科技版面以《科技助力健康生活》为题报道了BEBC在智能柔性传感器件领域取得的成果及其在疾病防控和诊疗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
陕西日报报道BEBC研究成果
报道原文
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围绕“基础理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理念,以科学研究和产业转化为目标,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所长徐峰教授的带领下,该研究所以科技助力健康生活,为慢性病、传染病的防控和诊治提供技术支撑。
BEBC自主研发的智能柔性传感薄膜
BEBC实验室一角
8月16日,陕西日报新媒体客户端-群众新闻APP以《青春赋能健康生活》为题对BEBC在柔性传感与健康监测领域的突破,以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效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报道。
陕西日报报道链接:
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08/10/content_763013.html
陕西日报新媒体客户端-群众新闻APP报道链接:
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amucsite//pad/index.html?id=9179849&site=4#/detail/9179849?site=4
注:
近年来,针对重大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传染病(如新冠肺炎等)发病率日益上升的实际社会问题,BEBC在徐峰教授的带领下,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从物理学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交叉融合力学、工程学、材料学、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领域,从组织、细胞和分子尺度,系统开展多尺度生物热-力-电多场耦合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具体围绕类皮肤柔性传感(组织尺度)、细胞微环境工程(细胞尺度)、生物分子操控(分子尺度)等三大研究方向,促进人口健康技术的发展。
其中,类皮肤柔性传感方向于2015年开辟,主要面向个体健康监测的国民重大需求与可穿戴技术的世界科技前沿,围绕理论建立、平台开发、器件设计、功能应用四个维度,结合人体感知理论、智能柔性材料、力学结构设计,开发了可检测人体健康相关物理、生化指标的柔性电子、微针贴片等系列柔性传感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疾病筛查、健康管理等领域。研究小组已在Matter、Adv Mater、Mater Today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引6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近10项,授权3项,公开1项;培养的学生获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省部级以上学术竞赛奖项、校级优秀毕业设计10人次。目前,柔性传感研究小组包括青年教师2人(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特聘研究员刘灏,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人才、助理教授韩斐)、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生2人。相关合作者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UCLA、香港大学、南航、唐都医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等知名高等院校及医院,为跨区域、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及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提供有力保障。